《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4)

   2017-04-24 2150
核心提示:二十一、如何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及中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受长期的无
   二十一、如何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及中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受长期的无序采猎、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利用粗放、有关资源保护的基础研究及良种选育、规范化种养殖技术研究滞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相当部分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已趋于衰退或处于濒危灭绝状态,资源紧缺与资源保护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突出,栽培中药材品种与质量退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显然,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中药资源数量需求的增加和质量要求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要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同步发展;二是要针对中药资源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特点、近20多年来中药资源状况已发生显著变化而中药资源监测及信息网络不健全的现状,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准确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状况,以及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中药资源需求的发展趋势,为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提供依据,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和支持性信息服务;三是要遵循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自然更新规律,根据中药资源分布特点和生态适宜性,合理布局,加强种质资源库、中药资源主题自然保护区及珍稀濒危物种繁育基地建设,不仅有效促进物种、种质(遗传资源)、适生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同时通过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及替代品等研究,促进资源的自然恢复与增长;四是要推进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人工种养殖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进步;五是要通过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的出口,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中药资源深加工利用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减少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以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二十二、对于按照中药特点加强管理,提高中药质量有何举措?
    中药的生产、应用与西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医疗机构中药使用方面加强了管理。一是加强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管理。印发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对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保证临床疗效。三是加强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的管理,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组织编写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开展培训和推广使用工作。四是加强中药煎药室的管理,制定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组织研发了新型中药煎药机。五是加强中成药应用的管理,正在组织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六是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管理,目前,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联合调研,正在组织研究相关文件。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加强管理。一是针对中药饮片生产、销售环节,推动制定饮片质量标准和建立饮片购销制度;二是健全和完善中药临床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采购、验收、保管中药饮片等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调剂使用等政策;三是进一步推广使用新型煎药机、小包装中药饮片,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管理;四是推动建立中药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就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院内制剂的生产、销售和临床使用等方面,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强政策协调,推动中药质量的提高。

    二十三、如何理解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
    医疗机构特色中药制剂对于补充市场产品品种不足、研发中药新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局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专项调研,结果表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传统生产工艺濒临失传,注册标准体现中药特点不够,缺乏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医疗保障制度中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使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使用范围逐步萎缩,难以发挥其特色优势。
    为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一是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专项调研基础上,我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共同研究制定符合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特点的制剂室许可、中药制剂注册、中药制剂调剂使用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形成机制;三是落实《若干意见》提出的医疗保障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的要求,协调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四是加强医疗机构制剂室建设,改善和提高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能力。

    二十四、加快民族医药发展有哪些重要举措?
    民族医药是我国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不仅在历史上为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至今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要加快民族医药发展,一是要全面贯彻《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导。二是推进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级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和民族医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条件。三是加强民族医药教育,重视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族医药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四是支持重要民族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加强民族医药的科学研究,筛选推广一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动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五是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完善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开展朝医、壮医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六是建设民族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二十五、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加大保护力度?
    中医药等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丰富文化多样性、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核心利益和文化安全、促进文化宣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2005年开始开展“中医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后推动两批传统医药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国家名录包含传统医药项目47个,并有29位中医药专家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是组织中医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作完成了申报书文本和电视片等申请材料,上报文化部。中医被列为本次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首位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后,根据联合国专家的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补充修改,并及时递交了补充材料。三是积极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在北京、成都举办三次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四是组织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一是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项目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二是积极采取措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三是继续组织指导各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四是推进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五是制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

    二十六、如何理解中医药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医药科学文化的普及教育?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吸纳、融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中医药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益于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理解,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于通过文化价值感召力产生的影响,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订中医药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二是建立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宣传机制,通过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教基地,开发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组织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探索一个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启动“中国中医药博物馆”筹建工作。四是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五是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六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十七、如何推动中医药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医药不断走出国门,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同,为推动中医药更加广泛走向世界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要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一是要深化政府间中医药交流合作。积极与有关国家政府交流协商,续签或增签中医药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扩大中医药政府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执行力度,以与有影响的大国合作为重点,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中医药技术-人才-资本等有效结合的政府合作落实机制,提高中医药在世界主流医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扩大中医药影响力,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医药国际发展模式。二是继续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东盟等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成2009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传统医学议案,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在传统医药政策、标准、科研、教育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争取将中医药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高水平、高效益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中医药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交流与合作策略,与外国政府在合作协议框架下设立合作领域以及具体项目,为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提高效益。四是继续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举办中医药服务贸易培训班,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工作。五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援外工作和外交工作中的作用。以中坦(桑尼亚)合作项目、中科(摩罗)合作项目为重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援外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利用中外自由贸易区谈判机制,为中医药的国际市场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在国际教科文卫合作中,增加中医药合作项目或将已有的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纳入。六是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宣传,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制订和完善政策,加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09年拟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在欧洲举办中医药文化巡展,通过海外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推广,促进中医药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国际传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th101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唐汉三[义益易]工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23022325号